作者:汪婕舒 | Jieshu Wang
我们常见到有人喜欢给别人贴标签。所谓贴标签,就是认为某种人理应具备什么特质,赋上刻板的印象。比如有人认为女性必须温柔贤惠,就会对具备阳刚之气的女性指指点点;还有人认为90后自由散漫,于是拒绝委以重任;有人认为30岁还不结婚、或者结了婚不生小孩就是异类,于是PAPI酱的吐槽视频火了。很多标签还带有明显的歧视性:同性恋、有色人种、某些疾病患者……
我也常见到有人反对贴标签。比如三八妇女节的时候读到一篇文章,大概是说”你所看到的妇女节祝福大都是有毒的”。文中说,对女性的祝福网文大多充满了刻版的性别印象,为女性贴上很多男权主义的标签,鼓励女性相夫教子,而非追求自我。
我突然觉得这个话题很有趣。为什么一些人乐此不疲地贴标签,而另一部分人却坚决反对呢?那些喜欢贴标签的人,是否厌恶别人对自己贴标签?而那些坚决反对贴标签的人,会不会也在无意中为别人贴了很多标签呢?(就连PAPI酱也会为自己贴上一个有个性的标签——”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
为什么人喜欢为别人贴标签?我认为,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贴标签是大有裨益的。
首先,贴标签是一种信息处理和交互的手段,能够简化输入和输出的信息。生物学家发现许多动物都有简单的”语言”。一些猴子会用不同的叫声来代表不同的威胁,比如有的叫声代表蛇,有的代表猎豹。其他猴子听到后,会采取不同的逃避措施。当然,生物学家也发现有的猴子会玩”狼来了”的游戏,报假警吓跑伙伴,独享食物。但它们并不会详细描绘蛇的长度和猎豹身上的花纹,因为这些信息对生存来说是多余的。如果有一只极其聪明的猴子,进化出了超乎寻常的语言能力,在猎豹来时,它用丰富的语调向伙伴描绘这只猎豹的身型大小、皮毛色泽以及尖牙利齿有多么威猛,恐怕它还没有说完,就已经死翘翘了,好不容易进化出来的语言能力也就变成了一堆豹子粪。反而那些相对愚笨的猴子却能幸存下来,繁衍后代。所以,它们不需要认识每一只猎豹,只需要能够认出这种动物很危险,并发出相应的叫声(也就是为猎豹贴上标签),知道如何逃跑,就能生存下去。
再举个例子,我们知道青蛙以吃虫为生,能以迅雷之势捕捉飞窜的昆虫,但它们对死虫子却无动于衷。这是因为它的眼睛对运动的物体十分敏感,只会注意到活动的物体。换句话说,它的大脑为”运动的物体”贴了一个标签,那就是——”这是可以吃的东西”。尽管运动的东西并不是都可以吃,但在它的生存空间内,运动物体的数量大大少于静止的物体,这种”贴标签”的简化行为能够让它们以较低的能量消耗捕捉到对生存最有利的视觉信息。
所以,自然界很多信息对动物的生存来说是冗余的,贴标签有利于动物的生存。从这个角度来说,贴标签也是一种快速的学习方法。实际上,人工智能中的”监督式学习”就是采用的这种原理:人们先对大量的图片进行标记(例如标出图片中的猫、房子、树、人脸等),作为训练集;经过训练,人工智能就能自行提取出标记对象的特征,进行学习;训练结束后,你再给它一张新图片,它就能较为准确地识别出图片中的物体。
贴标签在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银行系统会为每个人的信用评级打分,信用不佳的人会被计算机系统贴上“不适合贷款”的标签。CRM系统也可能会为客户贴上不同的标签——哪些属于优质客户,哪些客户濒临流失边缘,需要唤醒……
人也同样如此。人类的大脑具有非比寻常的计算能力,但这种计算能力并不是无限的。因此,想要有效地认识世界,就必须捕捉环境中最有用的信息,忽略那些不那么有用的信息。说白了,这也是一个贴标签的过程。举个例子,小学生小明在课堂上认识了几个同学,其中一些对他很友善,还有一些对他很冷淡甚至不友好。他在心里会把同学分成两类,贴上”朋友”和”敌人”的标签,并在大脑中编码一些条件反射。下一次上课,见到友好的同学时,他或许并不记得对方的名字,但却会本能地产生放松的感觉。同样的,那些不友好的标签,甚至可能让他在成年后还产生难受的感觉——美剧《冰血暴》中,马丁饰演的保险销售员在见到中学欺负过自己的大块头时,依然浑身不舒服,产生出一种逃走的冲动。
童话故事中的好人与坏人标签就更明显了。公主=好人,王后=坏人,霍比特人=好人,兽人=坏人……我经常想,兽人有没有自己的故事呢?在他们的故事中,又会有什么标签呢?好坏分明的故事固然很好懂,适合脑中标签存量不多的孩子们,但也限制了故事的层次。这或许也是为什么近年来迪斯尼动画片开始挑战刻板标签,获得满堂彩的原因吧!——如《冰雪奇缘》不再是王子拯救公主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而更多是女性的自我成长,《疯狂动物城》中狮子不再凶猛,狐狸不再狡猾——或者说,勇猛和机智取代了凶猛和狡猾这两个令人嫌恶的贬义标签。
所以,贴标签其实是很自然的事情。商标也是一种典型的标签。每个公司都希望自己的品牌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IBM的标签是蓝色和科技感,苹果的标签是前卫和简约,Prada的标签是奢华和时尚……有些公司的标签是过去积累下来的印象,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有意地进行品牌建设。不管怎样,公司们希望自己的品牌在消费者脑中与一些特别的形象联系起来。他们并不希望消费者记住公司历史、CEO、年销售额⋯⋯这些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都是冗余的信息,除非这些信息能转变成购买力,它才有潜力成为值得强化的”标签”——比如乔布斯之于苹果。标签化的信息有一个好处,就是它能绕过那些”无用”的包袱,直接击中你脑中的印象。
打上特别的标签,就容易出名和轰动。参见”用身体写作的美女作家”、”脑瘫诗人”、”北大学子弑母”⋯⋯
因此,人们甚至会为自己贴标签。新浪微博上,每个人都可以给自己贴标签。你可以是”音乐爱好者”、”电影达人”、”旅游KOL”、”韩剧迷”、“二次元”⋯⋯人们通常不会反感这种中性的标签,尽管这些标签从根本上说也代表了刻板印象,但这种印象能让别人迅速了解你,甚至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曾听一个美国大学招生官传授一些他认为有用的tip,其中一条就是”为自己贴标签”——当时我其实暗暗有点吃惊,因为这在美国社会应该是非常“政治不正确”的,但他的解释听起来有理有据。他说:”作为招生官,我每天要读大量的简历,许多简历看起来都很优秀,但毫无特色。如何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你可以给自己贴一些标签,比如篮球高手、课外活动达人、关心环境问题等等,让我在短时间内迅速了解你。”我想,应聘工作的简历也同样如此。如果给自己贴标签,一定能给HR留下更深刻的印象。然而,从另一个方面说,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应该用机器而不是人来筛简历,因为人或多或少都有偏见(当然,机器也可能有)。谁说毫无特色、没有贴标签的简历就一定意味着一个平庸的人?再说了,谁说一个平庸的人就不能出色地完成工作呢?
标签,有时会产生强大的心理暗示,把自己禁锢在狭小的安全范围内。电影《楚门的世界》中,真人秀导演为了阻止楚门探索岛外的世界,安排他在童年经历了一场海难,并在海难中”失去”了父亲,以此在他脑中形成了恐惧海水的印象,让他为自己贴上”我不能靠近海边”的标签。直到他有一天在路边偶遇了扮演自己“父亲”的演员,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个标签只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现实生活中的人也同样如此。比如说我就为自己贴上了”旱鸭子”的标签,拒绝学习游泳。还有人为自己贴上”英语不好”、”没有体育细胞”、”五音不全”等各种标签,安心地故步自封,拒绝学习新知识。
贴标签是一件很容易也很自然的事,但也是偷懒的选择。每个人都是复杂而变化的,而标签是简单而静止的。因为标签,我们常失去学习新知识、了解世界的机会。当凤姐被打上”网络红人”+”卖丑”的标签,有多少人会注意到她的诗歌颇有才气?
那么,究竟要不要给人(包括自己)贴标签呢?在我看来,当然要,一定要,因为这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甚至可以说是理性的基础。我们又不是AlphaGo,没办法超脱人类的生物性。但是我们必须记住,标签远远不是真理,也绝不是事实,它们只是辅助我们认识世界的简化工具而已。我们必须了解,每个人都是独立自主的个人,没有任何标签能够完整地定义鲜活的人。
而对我们个人来说,为自己贴标签或许能让别人更快地了解我们,但在面对自己内心时,请永远不要被这些标签束缚,要勇于打破那些成见,尽管这并不容易。因为你是一个自由的人。